7月29日,每周新闻速报

[2024-07-29]

三大市场机构:vivo二季度领跑中国智能手机市场

近日,Canalys、Counterpoint、IDC三大市场机构均发布了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报告。在三份报告中,vivo均为第一。

Canalys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在经历上一季度的回暖拐点后实现进一步复苏,出货量同比增长10%,重回7000万台水平。其中,vivo出货同比增长15%,位居中国市场榜首,凭借其稳固的线下渠道以及对“618”电商需求的捕捉,出货量达1310万台,市场份额达19%。

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vivo以18.5%的份额稳居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榜首,其次是苹果(15.5%)和华为(15.4%)。vivo不仅保持了领先地位,而且还优化了其产品组合。高端的X系列的销售占比比过去几年有所增加。本季度,X系列新增了主打旗舰影像体验的X100 Ultra。

IDC数据显示,vivo二季度登顶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sale in)第一的同时,上半年在零售销量数据(sale out)上也位列榜首。多款新品的热销,帮助vivo分别在1000-2000元人民币,3000-4000元人民币和4000-5000元人民币等多个价位段市场份额第一。子品牌iQOO独自占据整体市场份额的5.5%,成为各厂商最成功的子品牌。


《云计算白皮书(2024年)》发布:移动云稳居公有云laaS市场前三

过去一年,人工智能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充分释放出以云计算为中枢构建的数字化智能化实体的竞争力。云计算作为大模型的底层算力支撑,进入到“人工智能+”的新发展阶段,进一步影响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全球产业格局。

在此背景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继《云计算白皮书(2012年)》后第10次发布云计算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3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为5864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在生成式Al、大模型的算力与应用需求刺激下,云计算市场将保持长期稳定增长,预计2027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将突破万亿美元。整体来看,我国云计算市场保持较高活力。据中国信通院统计,2023 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6165 亿元,较2022年增长 35.5%,大幅高于全球增速。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 4562 亿元,同比增长 40.1%;私有云市场规模 1563 亿元,同比增长 20.8%。随着 AI 原生带来的云计算技术革新以及大模型规模化应用落地,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增长曲线,预计到 2027 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超过 2.1万亿元。从厂商层面来看,产业升级带来新机遇,市场格局或面临重新洗牌。据中国信通院调查统计,阿里云、天翼云、移动云、华为云、腾讯云、联通云占据中国公有云 laaS 市场份额前六;公有云 Paas 方面,阿里云、百度云、华为云、腾讯云、天翼云、移动云处于领先地位。受生成式 AI 和大模型等新技术影响,云计算市场面临新机遇,中腰部厂商借助科技平台优势强势发力,快速推动原有云业务智能化转型从而抢占市场,厂商格局或借此机遇进行洗牌。

值得注意的是,移动云在中国公有云 laaS 市场跻身前三,公有云 Paas市场排名第六,综合实力迈入国内云服务商第一阵营。对比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三年发布的云计算白皮书可以发现,从2021年到2023年,中国公有云laaS市场份额变化十分明显:阿里云、腾讯云份额大幅下降,特别是阿里云,从34.3%下降到21.31%;运营商云市场份额猛增,移动云从2021年的8.4%增加到2023年的12.83%,稳居第三位。作为中国移动涉云业务主入口,移动云2023年收入达8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率65.6%,向“业界一流”迈出坚实步伐。


截至6月末,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7.77亿户,5G用户占比52.4%

近日,工信部今日发布2024年上半年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通信行业运行基本平稳。电信业务量收稳步增长,新兴业务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5G、千兆光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网络连接用户数稳步增长,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其中,固定宽带接入用户稳步增长,千兆用户规模持续扩大。截至6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54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810万户。其中,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6.2亿户,占总用户数的94.8%;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1.87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416万户,占总用户数的28.6%,占比较一季度提升1.2个百分点。在高速率用户持续增长拉动下,家庭户均接入带宽达487.6Mbps/户,同比增长17.9%。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稳步增长,5G用户数快速发展。截至6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及中国广电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7.77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401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9.27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05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52.4%,占比较一季度提高2.6个百分点。蜂窝物联网用户增长较快,IPTV用户(网络电视)用户稳步增加。截至6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25.29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97亿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包括移动电话用户和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的比重达58.9%。IPTV(网络电视)总用户数达4.05亿户,比上年末净增387万户。


Juniper:替代方案来势汹汹,到2029年全球短信发送量将下降20%至4.1万亿条

近日,Juniper Research预测,如果不能缓解欺诈担忧,2024~2029年间短信(SMS)流量将下降20%,移动运营商们可能会面临收入下降(的风险)。

该研究公司预测,在五年内,全球发送的短信数量将从5.2万亿条下降到4.1万亿条。根据Juniper Research的数据,尽管呈螺旋式下降趋势,但在某些使用案例中,短信仍将与融合通信(RCS)和OTT消息等替代平台保持相关性。在其最新的市场报告中,这家分析机构表示,“移动运营商必须减少短信平台上的欺诈,以维护短信平台上使用案例的安全性,同时降低过去几年中大幅上涨的价格,这一点至关重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移动运营商应该与短信防火墙供应商和监管机构合作,通过利用数据锁定关键领域来减少欺诈行为。它预测,全球短信收入将从2024年的660亿美元萎缩至2029年的470亿美元,降幅为28%。这一下降是由于面对不断上涨的短信解约费和高水平的欺诈,商业上可用的替代品的增加。Juniper Research指出,RCS和通信API正在成为目前使用短信进行身份验证和身份认证的企业的替代方案。Juniper Research称,得益于功能丰富的解决方案和高性价比的定价,OTT消息将在今年主导移动短信流量。它指出,今年短信(包括RCS、API和交互式人工智能)的顶级供应商是Infobip、Vonage和Sinch。


北京:累计完成82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

近日,据网信北京消息,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截至7月20日,北京市新增11款已完成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累计已完成82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北京市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新增已备案信息显示,新增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包括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知微”、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的“摩笔”、北京北大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北软”、北京九章云极科技有限公司的“九章元识”、北京智境云创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者千问”等。

据悉,已上线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应在显著位置或产品详情页面,公示所使用已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情况,包括模型名称和备案编号。


工信部拟收回311个电信网码号

近日,工信部近期拟收回部分电信网码号资源。为保护用户利益,增强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工信部现对这部分拟收回的电信网码号进行公示,公示期自2024年7月22日起至2024年8月22日。公示期届满后,将启动码号回收机制,收回相应的电信网码号。


工信部: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7.77亿户 5G用户达9.27亿户

近日,根据工信部今日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及中国广电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7.77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401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9.27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05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52.4%。

值得注意的是,移动电话通话量小幅下滑,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增速转正。上半年,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完成10688亿分钟,同比下降4.6%;固定电话主叫通话时长完成379.7亿分钟,同比下降3.4%。上半年,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同比增长0.5%;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


OpenAI推出人工智能搜索引擎,和多家新闻出版商合作

近日,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帖子说:“我们认为搜索功能还有改进的空间。我们正在推出一个名为SearchGPT的新原型……我们将从原型中学习,使其变得更好,然后将该技术集成到ChatGPT中,使其实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他补充说,“让我惊喜的是,我非常喜欢这种比传统搜索更方便的搜索方式,而且我适应得非常快。”这款产品将汇总包括新闻在内的网上信息,并让用户提出后续问题,就像目前使用ChatGPT一样。来源链接放在每个答案末尾的括号中,侧边栏则显示更多结果并包含相关信息的来源。在OpenAI提供的一个示例中,搜索引擎总结了其对音乐节的搜索,然后提供了事件的简短描述,后面附有链接。还有一个名为“视觉答案”的功能。

OpenAI的发言人凯拉·伍德告诉科技媒体The Verge,SearchGPT由GPT-4系列模型提供支持,发布时仅向一万名测试用户开放。这款新产品的传闻已持续数月之久。据报道,OpenAI一直在积极尝试挖角谷歌员工加入搜索团队。自2022年ChatGPT发布让谷歌措手不及以来,SearchGPT是OpenAI对谷歌在搜索领域主导地位的最直接挑战。谷歌今年也推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搜索功能,可以综合来自多个网络来源的信息。当地时间7月25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股价下跌近3%。其他人工智能公司也加入了“搜索战”,其中包括由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支持的Perplexity,该公司由OpenAI的前员工创立。“它(SearchGPT)将在搜索市场上创造一些竞争并激励产品团队推出新功能。Bing非常糟糕并且几乎无法使用。”科技播客主播山姆·休斯顿在X上评论,“OpenAI 也许可以稍微搅动一下(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与出版商合作开发了SearchGPT。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近几个月来,OpenAI向出版商展示了SearchGPT的原型,由于流量下降,许多出版商对人工智能重塑其新闻编辑室和新闻采集的方式越来越感到不安。目前尚不清楚SearchGPT等产品能为出版商带来多少流量。OpenAI发言人表示,“我们希望在测试中了解更多有关用户行为的信息”。出版商对科技合作伙伴关系持谨慎态度。上个月,Perplexity将《福布斯》杂志的一篇报道重新用于其一款产品,并且直到页面底部才提及新闻来源,这进一步加剧了出版商的担忧。即便如此,许多出版商认为向人工智能公司出售其知识产权的访问权是有价值的。OpenAI已经与一系列新闻出版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其中包括Politico和Business Insider的母公司Axel Springer、美联社、 《世界报》、英国《金融时报》等。OpenAI向一些出版商提供了数百万美元的现金和积分,以换取在其作品上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权利。但是,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其他出版商选择起诉OpenAI及其支持者微软。OpenAI在25日表示,出版商可以管理其内容在SearchGPT中的显示方式,可以选择不将自己的内容用于训练OpenAI的模型,但仍会出现在搜索结果之中。在OpenAI的一份新闻稿中,新闻集团(News Corp)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汤姆森表示,奥特曼和其他OpenAI领导人都明白,任何人工智能驱动的搜索都必须依赖于“由可信来源提供的最高质量、最可靠的信息”。


《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用户权益保护要求》系列标准成功立项,BAT、华米 OV 等参与

为加强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的用户权益保护能力,推动相关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依托电信终端产业协会,组织制定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用户权益保护要求》系列标准。

前期,泰尔终端实验室组织召开相关研讨会,确定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用户权益保护要求》系列标准的基本框架和内容要点。2024 年 7 月 16 日-18 日,电信终端产业协会信息安全与用户数据保护技术组(TAF WG4)2024 年第二次会议在西宁召开,会上该系列标准成功通过立项,进入征求意见稿。来自科大讯飞、华为、阿里、百度、蚂蚁、腾讯、vivo、OPPO、荣耀、小米、抖音、快手、MiniMax、魅族、声网、美图、360、联通、Keep、微博、高通、新华三、友盟、合合信息、贝壳、南德等企业的 70 余位专家参与该系列标准的交流研讨。按照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共同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要求,《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用户权益保护要求》系列标准重点围绕服务协议、服务公示、用户数据处理、个人权利响应、服务保障能力、应急处置措施等方面制定技术规范,细化用户权益保护要求,推动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用户权益保护能力。下一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的指导下,中国信通院将进一步加强与业内专家的沟通交流,持续完善文稿内容,推进标准编制工作。


外媒:日本近6成受访者担心使用AI时信息泄露

近日,据外媒报道,日本信息处理推进机构(IPA)汇总了在业务中使用人工智能(AI)的安全性相关调查报告。在回答工作中使用AI等的1000人中,6成人表示感到了信息泄露和虚假信息扩散等威胁与风险。AI使用规则和机制的完善工作滞后的实际情况也显现出来。关于输入AI的营业秘密泄露、滥用AI导致虚假信息扩散等各个项目,调查分别询问了受访人如何看待该类问题。把获得的答复平均后发现,认为 “是重大威胁” 的占27.1%,“略有威胁” 占33.3%,合计为60.4%。认为 “不太是威胁” 的占6.2%,“完全不是威胁” 的占2.4%。

另一方面,关于迅速普及的生成式AI的使用情况,受访者回答称组织内已制定和明文化规则的不到20%。据IPA信息发布,该调查时间是3月18日至21日,共询问了公司员工等4941人。相当于22.5%的1114人回答在业务中使用或者计划使用AI等。IPA向从中抽取的1000人询问了其对AI使用过程中安全性的看法。


07.png

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由智奇数美编辑整理,如涉及侵权请告知删除。



返回列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