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每周新闻速报

[2024-07-08]

周伯文:AI安全提升远落后于性能 需探索人工智能45度平衡率

近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周伯文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安全治理的见解。他提出一个技术主张——探索人工智能的45度平衡率。

当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但是人力不断提升,模型应用存在一系列潜在风险顾虑。去年5月份,数百名AI科学家共同签署文件表达了对AI风险的担忧,呼吁、防御人工智能风险应该与流行病、核战争与其他大规模风险一样成为全球优先议题。周伯文指出,其根本原因是目前AI发展是失衡的。目前AI技术能力提升,Transformer带来的模型基础下,大数据、大参数量的定理呈指数级增长;而安全标识、安全赋能与评估测量等,呈现离散化、碎片化且后置的特性。最近的一些技术兼顾了性能和安全性,人类反馈强化学习、超级对齐等,这些方法帮助将人类偏好传递给大模型,涌现出了ChatGPT、GPT4,以及上海书生大模型等。虽然瞄准安全提升,往往还是性能优先。所以,总体上AI模型安全的提升还远远落后于性能,这种失衡的背后是两者投入上的巨大差异,安全度投入远落后于AI投入,“目前世界上只有1%对齐或者安全优先考量。”“AI要确保安全可控,统筹发展以安全。所以毫无疑问,要避免现在这类AI发展,真正需要追求的是AGI(通用人工智能)。AGI需要兼顾安全与性能,所以需要找到AI安全优先,但又能保证AI能力长期发展的技术体系,把这样一种技术思想体系叫做‘AI45度平衡率’。”“AI45度平衡率”是指长期来看,要大体上沿着45度安全与性能平衡发展。平衡是指短期内可以有波动,但不能长期低于45度,也不能长期高于45度,这样会阻碍技术和产业应有发展。45度平衡的技术体系要求强技术驱动、全流程优化、多主体参与,以及敏捷治理。周伯文提到,实现“AI45度平衡率”,也许有很多技术路径。而上海探索一条以因果为核心的路径,并将其命名为“可信AGI‘因果之梯’”。其分为泛对齐、可干预、能反思三个递进阶段。泛对齐主要包含当前最前沿人类偏好对齐技术,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安全对齐技术目前仅依赖于其相关性,而不是真正的因果关系,可能导致错误的推理和潜在的危险;可干预包含AI系统进行动态干预,探究其因果安全技术,包括人在回路,机器可解释性和刚刚最近提出的对抗演练。可以通过提高可解释性和泛化性来提升安全性,同时也提升AI的能力;能反思要求AI系统不仅追求高效的执行任务,还能够审视自身行为的外在影响和潜在风险,从而确保性能同时保证安全和道德边界不被突破,这阶段技术包括基于价值的训练、因果可解释性、推理等。周伯文指出,目前从全球来看,AI安全和性能技术发展主要停留在第一阶段,部分在尝试第二阶段,真正实现AI安全与性能平衡必须完善第二阶段,并勇于攀登第三阶段。沿着“可信AGI‘因果之梯’”乘势而上,希望能够实现AI卓越与安全完美融合,并且深度理解AI内在机理和内在过程,从而有效开发革命性技术。“我们坚信AI安全性也是全球性公共福祉,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和合作。我们要与大家携手推进‘AI45度发展’,共享AI安全技术,加强全球AI安全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平衡AI安全与能力的投入,共同构建开放、安全的通用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他最后说道。


新版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11月施行!广电及电信运营商使命担当是这些

近日,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24年6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对外公布,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

《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明确,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提高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能力,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值得注意的是,《突发事件应对法》中也对广播电视的职责使命参与等也做了明确规定,明确“国家建立健全应急通信、应急广播保障体系,加强应急通信系统、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确保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通信、广播安全畅通。”另外,“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快速发布通道,及时、准确、无偿播发或者刊载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除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其中包括要“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医疗卫生、广播电视、气象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医疗卫生、广播电视、气象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在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要“加强对易受冲击的核心机关和单位的警卫,在国家机关、军事机关、国家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外国驻华使领馆等单位附近设置临时警戒线”。在事后恢复与重建方面,“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和协调应急管理、卫生健康、公安、交通、铁路、民航、邮政、电信、建设、生态环境、水利、能源、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恢复社会秩序,尽快修复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医疗卫生、水利、广播电视等公共设施。”


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态势报告》。该报告揭示了2014年至2023年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申请情况,显示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

报告指出,在过去十年中,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的发明申请量达到了54000件,其中超过25%的专利申请是在2023年一年内提交的。这表明,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热度显著上升,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发明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多,远超美国、韩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具体而言,2014年至2023年间,中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明申请量超过3.8万件,是排名第二的美国的6倍之多。


工信部拟筹建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公示,旨在满足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需要,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

方案指出,脑机接口标准体系主要由基础共性、I/O接口、脑机接口数据、应用、伦理和安全等5个部分组成。方案拟定业务范围包括:开展脑机接口典型范式等基础共性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开展脑信息采集、预处理等输入输出接口关键标准制修订工作;开展脑信息编解码、数据通信、数据可视化等脑机接口数据关键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开展脑机接口在医疗、健康、教育、工业、特种、消费电子等应用领域的技术标准和测试规范的制修订工作;开展脑机接口系统安全、临床应用、治理规则等伦理和安全方面的关键标准制修订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成立后将开展三方面工作:

一是优化完善标准化路线图。组织国内脑机接口产学研用各方围绕行业热点和产业发展需求,加快脑机接口标准化路线图研究,明确脑机接口标准化重点方向和研制优先次序,统筹推进脑机接口标准制定。

二是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围绕脑电采集、信号获取及处理、信号输出/执行、反馈等环节开展脑信息读取与写入等输入输出接口标准,数据格式、传输、存储、表示及预处理标准,脑信息编解码算法标准研究。面向行业典型应用,组织开展医疗、健康、教育、娱乐等行业应用及安全伦理标准预研。

三是推动标准宣贯实施。围绕脑机接口应用全过程研究提出终端产品测评标准和检测认证方法,开展标准宣贯,引导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等环节对标达标,有效促进脑机接口产业化发展。


5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3032.9万部 同比增长16.5%

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5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3032.9万部,同比增长16.5%,其中,5G手机2553.1万部,同比增长26.6%,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4.2%。

2024年1-5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1.22亿部,同比增长13.3%,其中,5G手机1.02亿部,同比增长20.3%,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3.9%。2024年5月,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49款,同比增长53.1%,其中5G手机27款,同比增长145.5%,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55.1%。2024年1-5月,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179款,同比下降1.1%,其中5G手机98款,同比增长25.6%,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54.7%。从品牌构成来看,2024年5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2530.1万部,同比增长12.8%,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3.4%;上市新机型46款,同比增长48.4%,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93.9%。2024年1-5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1.02亿部,同比增长18.8%,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3.4%;上市新机型166款,同比下降1.8%,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92.7%。从国内智能手机发展情况来看,2024年5月,智能手机出货量2860.0万部,同比增长13.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4.3%;智能手机上市新机型37款,同比增长37.0%,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75.5%。2024年1-5月,智能手机出货量1.15亿部,同比增长11.1%,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4.4%;智能手机上市新机型130款,同比下降17.7%,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72.6%。


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

近日,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提出到2026年,我国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标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效更加凸显。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以上,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全球化发展。

重点方向:

术语标准。规范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应用的概念定义,为其它标准的制定和人工智能研究提供参考,包括人工智能相关术语定义、范畴、实例等标准。

参考架构标准。规范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应用及系统的逻辑关系和相互作用,包括人工智能参考架构、人工智能系统生命周期及利益相关方等标准。

测试评估标准。规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成熟度、人工智能体系架构之间的适配度、行业发展水平、企业智能化能力等方面的测试及评估的指标要求,包括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估,人工智能通用性测试指南、评估原则和等级要求,企业智能化能力框架及测评要求等标准。

管理标准。规范人工智能技术、产品、系统、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涉及的人员、组织管理要求和评价,包括面向人工智能组织的管理要求,人工智能管理体系、分类方法、评级流程等标准。

可持续标准。规范人工智能影响环境的技术框架、方法和指标,平衡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包括促进生态可持续的人工智能软件开源基础框架,人工智能系统能效评价,人工智能与资源利用、碳排放、废弃部件处置等标准。

基础支撑标准:

基础数据服务标准。规范人工智能研发、测试、应用等过程中涉及数据服务的要求,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标注、数据治理、数据质量等标准。

智能芯片标准。规范智能芯片相关的通用技术要求,包括智能芯片架构、指令集、统一编程接口及相关测试要求、芯片数据格式和协议等标准。

智能传感器标准。规范单模态、多模态新型传感器的接口协议、性能评定、试验方法等技术要求,包括智能传感器的架构、指令、数据格式、信息提取方法、信息融合方法、功能集成方法、性能指标和评价方法等标准。

计算设备标准。规范人工智能加速卡、人工智能加速模组、人工智能服务器等计算设备,及使能软件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包括人工智能计算设备虚拟化方法,人工智能加速模组接口协议和测试方法,及使能软件的访问协议、功能、性能、能效的测试方法和运行维护要求等标准。

算力中心标准。规范面向人工智能的大规模计算集群、新型数据中心、智算中心、基础网络通信、算力网络、数据存储等基础设施的技术要求和评估方法,包括基础设施参考架构、计算能力评估、技术要求、稳定性要求和业务服务接口等标准。

系统软件标准。规范人工智能系统层的软硬件技术要求,包括软硬件编译器架构和优化方法、人工智能算子库、芯片软件运行时库及调试工具、人工智能软硬件平台计算性能等标准。

开发框架标准。规范人工智能开发框架相关的技术要求,包括开发框架的功能要求,与应用系统之间的接口协议、神经网络模型表达和压缩等标准。

软硬件协同标准。规范智能芯片、计算设备等硬件与系统软件、开发框架等软件之间的适配要求,包括智能芯片与开发框架的适配要求、人工智能计算任务调度、分布式计算等软硬件协同任务的交互协议、执行效率和协同性能等标准。

关键技术标准:

机器学习标准。规范机器学习的训练数据、数据预处理、模型表达和格式、模型效果评价等,包括自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标准。

知识图谱标准。规范知识图谱的描述、构建、运维、共享、管理和应用,包括知识表示与建模、知识获取与存储、知识融合与可视化、知识计算与管理、知识图谱质量评价与互联互通、知识图谱交付与应用、知识图谱系统架构与性能要求等标准。

大模型标准。规范大模型训练、推理、部署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包括大模型通用技术要求、评测指标与方法、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估、生成内容评价等标准。

自然语言处理标准。规范自然语言处理中语言信息提取、文本处理、语义处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评测方法,包括语法分析、语义理解、语义表达、机器翻译、自动摘要、自动问答、语言大模型等标准。

智能语音标准。规范前端处理、语音处理、语音接口、数据资源等技术要求和评测方法,包括深度合成的鉴伪方法、全双工交互、语音大模型等标准。

计算机视觉标准。规范图像获取、图像/视频处理、图像内容分析、三维计算机视觉、计算摄影学、跨媒体融合等技术要求和评价方法,包括功能、性能、可维护性等标准。

生物特征识别标准。规范生物特征样本处理、生物特征数据协议、设备或系统等技术要求,包括生物特征数据交换格式、接口协议等标准。

人机混合增强智能标准。规范多通道、多模式和多维度的交互途径、模式、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脑机接口、在线知识演化、动态自适应、动态识别、人机协同感知、人机协同决策与控制等标准。

智能体标准。规范以通用大模型为核心的智能体实例和智能体基本功能、应用架构等技术要求,包括智能体强化学习、多任务分解、推理、提示词工程,智能体数据接口和参数范围,人机协作、智能体自主操作、多智能体分布式一致性等标准。

群体智能标准。规范群体智能算法的控制、编队、感知、规划、决策、通信等技术要求和评测方法,包括自主控制、协同控制、任务规划、路径规划、协同决策、组网通信等标准。

跨媒体智能标准。规范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多模态数据处理基础、转换分析、融合应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包括数据获取与处理、模态转换、模态对齐、融合与协同、应用扩展等标准。

具身智能标准。规范多模态主动与交互、自主行为学习、仿真模拟、知识推理、具身导航、群体具身智能等标准。


小米手机一季度出货增量占全球近四成 达千万级

近日,有博主公布数据称,今年一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700万台。其中,小米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000万台,占全球出货增量近四成。可以说,小米是全球手机出货量增长的“火车头”。

今年4月,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报告指出,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1%。其中,三星在Galaxy AI的积极推动下以20%的市场份额重归榜首。苹果位居第二,市场份额为16%。小米由于新品走量机型Redmi A3的竞争优势,以14%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传音以1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四,OPPO以8%的市场份额进入前五。在前五大厂商中,三星和苹果两大巨头的市场份额同比均有所下降,小米则扩大了3个百分点。

不过,小米手机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并没有那么耀眼。今年一季度,Canalys数据显示,华为重夺中国大陆市场第一,OPPO、荣耀、vivo、苹果位列二至五位;IDC的报告则显示,荣耀与华为并列中国大陆市场份额第一,OPPO、苹果和vivo位列其后;而从Counterpoint的数据来看,vivo位居销量榜首,其次是荣耀、苹果、华为和OPPO。也就是说,小米一季度在国内没有进入前五,海外市场的表现明显更好。 


ITC:2024财年中国手机出口额下滑2.8%至1325亿美元 印度出口额156亿美元

印度在手机出口方面正在迅速缩小与中国和越南的差距。印度官员援引国际贸易中心(ITC)的数据称,2024财年中国和越南的手机出口额分别比上一财年下降了2.78%和17.6%,但印度的手机出口额却激增了40.5%。此外,官员们还补充说,印度已经获得了中国和越南下滑的手机出口额中的近50%。一名官员表示,“宣布智能手机生产挂钩激励(PLI)计划的目的是抓住来自中国的供应链转移机会,现在结果开始显现。”但中国仍然是手机的最大出口国。

根据ITC的数据,中国手机出口额从2023财年的1363亿美元下降38亿美元至2024财年的1325亿美元,下滑2.8%。越南手机出口额也从2023财年的319亿美元下降56亿美元至2024财年的262.7亿美元,下滑17.6%。中国和越南两国手机出口额累计下降了94亿美元。印度手机出口额从2023财年的111亿美元增长了40%以上,达到2024财年的156亿美元,增幅达45亿美元。其中,iPhone出口占65%。根据苹果供应商提交的信息,iPhone出口额将从2023财年的50亿美元增至2024财年的100多亿美元。官员称,“数据显示,印度占中国和越南手机出口额总降幅的近50%。”专家表示,印度抓住手机出口领域的机会对政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在地缘政治局势后,印度政府一直在试图吸引部署供应链转移战略的公司,以实现供应链和制造业的多元化。


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

近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发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全文如下:

《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

我们深感人工智能对世界的深远影响和巨大潜力,认识到人工智能正在引领一场科技革命,深刻影响人类生产生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我们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安全和伦理方面。我们强调共同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必要性,同时确保其发展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和公平性,促进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人类社会发展。我们相信,只有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努力下,我们才能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潜力,为人类带来更大的福祉。

一、促进人工智能发展,我们愿积极推进研发,释放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交通、农业、工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应用潜力。鼓励创新思维,支持跨学科研究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与向善发展。共同关注和缓解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引导和促进人工智能赋能人类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倡导开放与共享的精神,推动全球人工智能研究资源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合作平台,促进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推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公平分配,避免技术壁垒,共同提升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以高水平数据安全保障高质量数据发展,推动数据的依法有序自由流动,反对歧视性、排他性的数据训练,合作打造高质量数据集,为人工智能发展注入更多养料。建立合作机制,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率先在制造、物流、采矿等领域加速智能化,同步推进相关技术、标准的共用共享。致力于培养更多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加强教育培训与人才交流合作,提高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素养与技能水平。呼吁各国秉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原则,确保各国在开发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尊重各国自主发展的权利,鼓励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制定人工智能战略政策和法律法规,呼吁在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和应用的国际合作中,遵守产品与服务对象国的法律法规,遵守适用的国际法,尊重其经济社会制度、宗教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

二、维护人工智能安全,我们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特别是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愿推动制定数据保护规则,加强各国数据与信息保护政策的互操作性,确保个人信息的保护与合法使用。我们认识到加强监管,打造可审核、可监督、可追溯和可信赖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必要性。我们将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人类决策与监管下,以人工智能技术防范人工智能风险,提高人工智能治理的技术能力。我们鼓励各国结合国情,制定相应的法律和规范,建立风险等级测试评估体系和科技伦理审查制度,在此基础上,鼓励行业制定更为及时和敏捷的自律规范。我们愿加强人工智能相关的网络安全,增强系统与应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防止黑客攻击与恶意软件应用。在尊重运用国际国内法律框架前提下,共同打击操纵舆论、编造与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合作防范恐怖主义、极端势力和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从事非法活动,共同打击窃取、篡改、泄露和非法收集利用个人信息的行为。推动制定和采纳具有广泛国际共识的人工智能的伦理指南与规范,引导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防止其被误用、滥用或恶用。

三、构建人工智能治理体系,我们倡导建立全球范围内的人工智能治理机制,支持联合国发挥主渠道作用,欢迎加强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我们鼓励国际组织、企业、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元主体积极发挥与自身角色相匹配的作用,参与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我们愿加强与国际组织、专业机构等合作,分享人工智能的测试、评估、认证与监管政策实践,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可控可靠。加强人工智能的监管与问责机制,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合规使用与责任追究。

四、加强社会参与和提升公众素养,我们愿建立多元化的参与机制,包括公开征求意见、社会调查等方式,让公众参与到人工智能决策过程。加强公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与理解,提高公众对人工智能安全性的认识。开展科普活动,普及人工智能知识,提升公众的数字素养与安全意识。

五、提升生活品质与社会福祉,我们愿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应用,包括工业创新、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能源管理、促进生物多样性等。鼓励创新思维,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潜力与贡献。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提升社会福祉,特别是在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我们深知,这份宣言的落实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期待全球各国政府、科技界、产业界等利益攸关方能够积极响应,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共同维护人工智能的安全,赋能人类共同的未来。


工信部:将特别聚焦人形机器人、6G等领域进行攻关突破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应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聚焦绿色、智能、融合,鼓励支持企业率先布局、持续投入,构筑未来发展的新优势,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

一方面,新兴产业要培育壮大。金壮龙指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约13%,成长空间和潜力巨大。对5G、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优势产业要加快强链延链补链,进一步增强技术优势,扩大市场规模,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对新材料、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氢能、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要继续用好国内大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系统推进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产业生态建设,培育一批生态主导力强的领军企业,形成更多能够引领产业升级的新兴支柱产业。

另一方面,未来产业要超前布局。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六大方向,对未来产业发展作出前瞻性部署。

金壮龙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围绕这六个方向,特别聚焦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下一代互联网、6G、量子科技、原子级制造、深海空天开发等领域,实施一批科研攻关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产品,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建设一批企业孵化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开发典型应用场景,探索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07.png

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由智奇数美编辑整理,如涉及侵权请告知删除。




返回列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