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每周新闻速报

[2024-11-25]

报告称全球5G移动核心网市场Q3反弹增长20%

近日,根据市场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的最新报告,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移动核心网市场继续过山车一样的发展态势——在2024年第二季度同比下降15%后,今年第三季度该市场呈现同比12%的增长反弹。同样,在经历了上一季度的下滑之后,5G移动核心网市场也出现反弹,在2024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0%。

“由于目前季度业绩波动很大,以连续4个季度为基础来研究趋势发展情况更有洞察力。在此基础上,根据最新连续4个季度的滚动平均值,移动核心网市场增长率同比下降4%,5G移动核心网市场同比增长5%。”Dell'Oro Group研究总监Dave Bolan表示。“整体市场的负增长率表明,经济逆风仍然存在,移动运营商继续限制其资本支出。我们仍然坚持我们的增长率预测,预计2024年的移动核心网市场收入将低于2023年,而2025年将略高于2024年。”他进一步分析道,“截至本报告发布,63家移动网络运营商已经在35个国家/地区部署了5G SA eMBB网络。截至目前,2024年新增了8个5G SA网络。2024年5G SA网络部署数量与2023年部署的13个和2022年部署的21个形成鲜明对比。5G SA网络部署的放缓减少了供应商增加收入的市场机会。就在一年前同期,5G移动核心网市场连续4个季度的平均同比增长率为29%,而2024年第三季度仅为5%。”

这份2024年第三季度移动核心网和多接入边缘计算报告的其他重点内容包括:

根据2024年第三季度的连续4个季度平均数据,4G移动核心网和 VoLTE/VoNR市场的同比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

按连续4个季度的平均收入计算,移动核心网市场供应商排名在2024年第三季度保持不变,排名依次为华为、爱立信、诺基亚和中兴通讯。

Dell'Oro Group预计2025年移动核心网市场将同比增长1%。虽然4G移动核心网市场将会下滑,但5G移动核心网市场预计将以11%的同比增长率对此产生抵消。增长最快的地区将为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EMEA)以及不包含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


国家数据局:有序推进 5G 网络向 5G-A 升级演进,全面推进 6G 网络技术研发创新

近日,国家数据局发布《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征求意见稿)》。当中提到,加强新兴网络技术创新应用,优化网络计费方式,降低东西部数据传输成本,促进东部中高时延业务向西部转移。构建算力多级调度策略引擎,实现跨平台、跨层级、跨区域的算力资源混合部署和统一调度,促进算力资源高效对接,提升数据汇聚、处理、流通、交易效率。推动国家枢纽节点和需求地之间 400G / 800G 高带宽全光连接,引导电信运营商提升“公共传输通道”效能,推进算网深度融合。

国家数据局还表示,建设高速数据传输网,实现不同终端、平台、专网之间的数据高效弹性传输和互联互通,解决数据传输能力不足、成本较高、难以互联等问题。支持基础电信运营商叠加虚拟化组网、网络协议创新和智能化任务调度等云网融合技术,形成多方快速组网和数据交换能力,支持面向数据传输任务的弹性带宽和多量纲计费。推动传统网络设施优化升级,有序推进 5G 网络向 5G-A 升级演进,全面推进 6G 网络技术研发创新。在东中西部地区均衡布局国际通信出入口局,加快扩展国际海缆、陆缆信息通道方向。建设时延确定、带宽稳定保障、传输质量可靠的确定性网络。布局“天地一体”的卫星互联网。

《指引》提到,强化枢纽节点与非枢纽节点的协同联动,支持绿电资源丰富的非枢纽节点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加强大型风光基地和算力枢纽节点协同联动,把绿色电力转换成绿色算力。积极推进风光绿电资源消纳,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支持利用“源网荷储”等新型电力系统模式。加强数据中心智慧能源管理,开展数据中心用能监测分析与负荷预测,优化数据中心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效率。探索绿电直供新模式,有序开展绿电、绿证交易。

国家数据局要求推进算力与数据、算法融合创新。推动实现“瓦特”产业向“比特”产业转化,不断壮大数算产业生态体系,助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行业数据和算力协同,实现数据可信流通,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建立健全算法开发利用机制,积极开展大模型创新算法及关键技术研究,提升数据分析能力,降低大模型计算的算力消耗水平。

此外,《指引》还提到加强数据交易场所体系设计,统筹数据交易场所优化布局。支持数据交易场所创新发展,鼓励各类数据进场交易。构建集约、高效的数据交付基础设施,为场内集中交易和场外分散交易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可信赖的数据交付环境。促进各类交易所、交易平台互联互通。推动数据价值贡献度评估、数据集推荐匹配、数据产品差异性分析等技术创新,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和便捷交付。鼓励各地提升数据加工、测试、建模验证、安全实验等社会化服务能力,打造产学研用“一公里”工作圈。

其他方面,《指引》要求按照统一目录标识、统一身份登记、统一接口要求,建设数据流通利用设施底座。建立覆盖政府、行业、企业等主体及国家、省、市、县等层级的全国一体化的分布式数据目录,形成全国数据“一本账”,支撑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有序流通和共享应用。建立全国一体化的分布式数字身份体系,规范身份标识生成、身份注册和认证机制。建立统一的数据凭证、交易凭证结构、生成与验证机制,支持利用区块链、加密技术、智能合约等手段提高凭证的可溯性和信任性。构建标准化、规范化的交互接口,实现数据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数据泛在接入体系,支持数据资源、参与主体、第三方服务更大规模接入。建立与 IPv6 等网络标识兼容的数据标识体系。建立数据目录分类分级管理机制,加强数据分类管理和分级保护。


科技先驱警告:AI系统可能“与人类作对”

近日,图灵奖得主、计算机科学家Yoshua Bengio最新警告称,人工智能(AI)这项新兴技术可能对人类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并呼吁进行更多研究以减轻其风险。

Bengio在深度学习方面获得了多个国际奖项,为AI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他现在对这项技术担忧担忧,并警告说,一些拥有“强大力量”的人甚至可能希望看到人类被机器取代。他表示:“展望未来,机器在许多方面和我们人类一样聪明,这对社会意味着什么?”他补充说,机器可能很快就会拥有人类的大部分认知能力,通用人工智能(AGI)正在变成触手可及的未来。Bengio认为,只有少数组织和政府能够负担得起建造强大的AI机器,而且往往系统越大,它们就越智能。“这些机器,你知道的,花费数十亿美元来建造和训练,很少有组织和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这已经是事实了。”Bengio指出,我们没有办法确保这些系统不会伤害人们或不会反对人们……我们不知道如何做到这一点。

而且这样的前景离我们并不遥远,Bengio认为,几十年内就可能实现,因此,人类需要仔细研究许多针对性的问题,并尽快开始缓解可能的风险。


李彦宏:百度将于2025年初发布新版大模型

近日,在百度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透露,百度将于2025年初发布文心大模型的新版本,以巩固在基础模型上的领先优势。

李彦宏表示,得益于文心大模型的能力增强、广泛应用以及成本效率提高,文心大模型的日均调用量大幅增加,在11月达到15亿次,日均处理Tokens文本超1.7万亿;相较一年前首次披露的5000万次日均调用量,增长30倍。

季度内,百度持续迭代文心大模型的能力,优化模型效率。基于自研的四层人工智能技术栈优化,旗舰模型文心 4.0 Turbo的推理效率显著提升,自6月发布以来,模型性能提升48%。

同时,百度为不同应用场景“定制”基础模型,扩大轻量级模型产品组合。三季度,百度推出了ERNIE Speed Pro和ERNIE Lite Pro两款增强的轻量级模型,与上季度推出的ERNIE Speed、ERNIE Lite相比,增强后的模型具有更低延迟、更高吞吐量、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高的准确性。


中国移动10月5G网络客户净增626万户,累计达5.46亿户

近日,中国移动今日公布2024年10月份运营数据,当月,中国移动的移动客户数净增30万户,用户总数达到10.04277亿户。

当月,中国移动的5G网络客户数净增626万户,累计达到5.4569亿户。

当月,中国移动的有线宽带客户数净增123万户,累计达到3.14834亿户。


小米雷军:人工智能要坚持智能向实、智能向善

近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小米集团董事长兼 CEO 雷军表示,今年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新十年的开始,也是中国互联网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 30 周年,自己亲身经历了中国互联网的全部阶段,深感中国是互联网技术持续变革创新的沃土。

雷军表示,人工智能坚持智能向实、智能向善,是科技服务社会进步的核心要义。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雷军举例称,下个月底,小米将发布端到端的全场景智能驾驶的正式方案。

此外,在研发汽车材料的时候,小米采用人工智能的技术,从 1016 万种配方中筛选出最佳的配置,然后再做验证,最终开发出自研材料“小米泰坦合金”,人工智能帮助小米极大地提高了研发效率。

雷军称,新技术带来新机遇,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智能时代的网络空间治理需要借助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国际平台,科技企业更需要发挥引领作用,落实到智能向善,让大家携手迈向美好科技生活。


谷歌Gemini引入“记忆”功能:AI记住用户偏好、习惯,提供更贴心服务

近日,科技媒体TechCrunch发布博文,报道称谷歌开始向 Gemini Advanced 用户,推出“记忆”(memory)功能,可以记住用户的生活细节、工作习惯以及个人偏好。这意味着 Gemini 将不再是冷冰冰的 AI,而是能记住你喜好的贴心助手。和 ChatGPT 的“记忆”功能类似,Gemini 能记住你告诉它的信息,例如你喜欢的食物、常用的编程语言等等。用户下次再提问,它就能根据你的喜好给出更精准的答案,这就像拥有了一个懂你的私人助理,能根据你的偏好提供个性化服务。

援引该媒体举例,你在之前的聊天中,已告知 Gemini 喜欢的菜系,那么在最新聊天中,当你要求其推荐餐馆的时候,就会结合此前记忆,根据你的饮食偏好调整建议。为了方便用户使用,Gemini 还提供了几个预设的记忆示例,例如“用简单语言回答”、“只用 JavaScript 写代码”等等。所有记忆信息都由用户自行掌控,可以随时删除,并且谷歌保证不会将这些信息用于训练模型。这项功能目前仅在网页版上线,并且需要订阅 Google One AI Premium 服务(月费 20 美元),iOS 和安卓用户暂时还无法体验。


周济: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支撑

近日,在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院长周济在会上发表了题为《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主旨演讲。周济指出,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支撑。

首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需要强大的工业人工智能赋能、需要强大的工业大数据赋能、需要强大的5G+工业互联网赋能。没有强大的5G+工业互联网,就没有真正的大数据,就没有新一代人工智能,就没有新一代智能制造。

其次,智能制造为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和市场。5G更大的“蓝海”是在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更大的“蓝海”在于工业人工智能,工业人工智能更大的“蓝海”在于智能制造、数字中国。

最后,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央决定把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作为“新基建”的重中之重。在中央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文件当中明确的要求,要筑牢工业互联网、工业人工智能等数字乃至于智能基础设施关键底座,有一系列重大举措在文件当中给予了强调。

周济强调,今后十二年(到2025年),正是以“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为关键支撑的“智能制造”,新一轮工业革命核心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工业完全可以抓住这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中国移动发布《5G-A无源物联网应用案例白皮书》,推动无源物联网应用规模拓展

近日,在2024“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无源物联网技术创新及生态发展论坛”上,中国移动牵头发布了《5G-A无源物联网应用案例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介绍了无源物联网技术能力体系,分析了无源物联网未来典型场景,首次发布基于5G-A无源物联网的能源、电力、仓储、制造、城市治理和烟草六大行业应用案例,为无源物联网应用方案创新和典型领域规模落地提供参考。

在能力体系方面,《白皮书》指出,5G-A无源物联网能力架构从端、网、云三个维度出发,实现对物联网连接广度的有效提升。端侧具备低成本、低功耗、易部署、免维护优势,支撑实物资产向数字资产转化。网络具备灵活组网、规模覆盖优势,有望实现全要素、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平台侧是数据处理和存储中心,与AI能力融合,实现数据运营和价值服务。

在典型场景方面,《白皮书》指出,5G-A无源物联网有望打开万亿级连接空间和市场价值。垂直行业领域,5G-A无源物联网有助于企业实现固定资产数字化管理,提升资产利用率,拓展数智化服务。政务领域,可实现地下管廊监测、智能巡检、人员定位等多种能力。个人家庭领域,可实现家庭物品查找、智慧衣橱等服务。

在应用案例方面,《白皮书》首次发布5G-A无源物联网在能源、电力、仓储、制造、城市治理和烟草六大行业应用案例。其中,石化领域资管理项目通过部署“中移百灵”无源物联网系统,实现了海量作业物资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盘点效率和准确性。电力领域实现了电力物资的实时监控和智能调度,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物流领域实现了近15000平方米立体仓库的全覆盖,实现了仓储业务流程从传统人工辅助向全流程自动化作业的升级。制造领域实现了模具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显著提升了管理效率与精度。城市治理领域实现了居民电动车的数字化管理,从信息高效收集、车辆出入自动记录、违规入楼实时报警三方面实现了车辆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可信化。烟草领域实现了仓储物流管理的革命性改进,极大提升了作业效率和精确度。这些应用案例充分展示了5G-A无源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优势和显著效果。

未来,中国移动将联合产业合作伙伴持续开展5G-A无源物联网技术和方案创新,切实推动5G-A无源物联网在典型领域的规模复制,并面向CHBN全场景,孵化新标杆、新商机,打造新业态、新模式。


广电总局公布《数字虚拟人技术要求》报批稿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公布了《数字虚拟人技术要求》行业标准报批稿。该文件规定了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数字虚拟人的技术要求,对于数字虚拟人分类、应用场景、形象、驱动技术、平台能力、安全能力提出规范要求。适用于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数字虚拟人的系统建设、创作和应用。按照文件中定义,数字虚拟人即基于现实世界设计,通过计算机生成,再借助真人或计算驱动,在多模态输出设备呈现的虚拟人物。按照人物形象分类,分为2D数字虚拟人和3D数字虚拟人;按照交互模式分类,分为非交互式数字虚拟人和交互式数字虚拟人;按照驱动模式分类,分为算法驱动型数字虚拟人和真人驱动型数字虚拟人。数字虚拟人主要应用场景分为内容播报、交互客服、虚拟演播和内容创作等。其中内容播报包含新闻资讯播报/手语播报、电影/电视/专题片/纪录片介绍和直播带货等;交互客服包含虚拟客服、智能助手和交互问答等;虚拟演播包含综艺主持、虚拟演唱会、文娱活动和用户代理虚拟分身等;内容创作包含影视创作、视频创作、广告创作和游戏创作等。

总体技术架构包括数字虚拟人形象、算法驱动能力、真人驱动能力、平台能力和安全能力等内容。数字虚拟人形象包括2D真人、2D卡通、3D写实、3D卡通和建模技术。算法驱动包括驱动能力、合成能力和多模态能力。其中,驱动能力又分为文本驱动能力、语音驱动能力和视频驱动能力;合成能力包含语音合成能力和视频合成能力;多模态能力包含语音识别能力和自然语言处理能力。

总体要求中,数字虚拟人形象,应满足如下要求:

a)符合场景的任务设定,在人物形象、表情、服饰等方面得体、美观;

b)支持全身、大半身、半身不同景别姿态;

c)形象完好,不存在扭曲、马赛克、跳帧、破损、音视频延时、口唇不一致等情况;

d)支持装扮、服饰的更换;

e)不存在侵犯第三方权利及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

2D真人数字虚拟人形象方面,支持真人形象复刻,形象逼真自然,语音自然流畅;支持通过照片、视频等方式生成形象,保证面部五官、肤色、牙齿、明暗等准确还原。2D卡通数字虚拟人形象,应支持2D卡通形象绘制,对特有的卡通形象进行建模;支持不同景别、姿态,形象灵动活泼,动作自然舒展。

3D写实数字虚拟人形象,应支持通过3D建模或真人扫描等方式刻画形象,头部模型覆盖面部、口腔、上下牙、舌头、独立左右眼球、眼睑、泪腺等;头部、面部、身体纹理有效区域面积高;毛发系统,如头发、睫毛、面部绒毛等纹理清晰。支持对形象的美型、加工和风格化等;支持不同角度、景别、姿态的灵活转换;支持丰富的动作类型;支持光照效果的处理,如光影、折射、反射等效果;支持人形骨骼、蒙皮建模;支持按1:1的比例,对真人进行复刻。3D卡通数字虚拟人形象,应支持3D卡通形象绘制等方式,对特有的卡通形象进行建模;支持不同景别、角度、姿态,形象灵动活泼,动作自然舒展;支持丰富的动作类型。
数字虚拟人算法驱动能力方面,应支持单一技术驱动和混合技术驱动的方式;数字虚拟人展示应支持端侧渲染,宜兼容多操作系统。

数字虚拟人视频驱动能力,应支持计算机视觉算法,基于记录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视频,驱动生成数字虚拟人的语音、动作、表情、口型;支持的视频包括通过摄像头记录人体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的视频;支持实时或离线的驱动方式。

数字虚拟人语音合成能力,应支持端到端语音合成模型,支持HiFi-GAN、VAE、Diffusion(扩散模型)、Glow(流生成模型)、DurIAN等多种语音合成模型;音合成效果自然,音质音效贴近真人;实现字词级别的音量、时长的细粒度控制,实现音量、语速的调节;实现多情感高表现力的可控语音合成效果,根据文本内容自动切换合成不同情感的语音;支持针对应用场景(包括播报、解说、诗歌、阅读、客服等),生成多种语音合成风格。

数字虚拟人视频合成能力,应支持多种渲染引擎技术对数字虚拟人形象进行渲染,包括UE、Unity等;支持图像增强技术,改善视频质量和用户体验;支持视频离线合成或实时渲染合成;支持通过人脸的图像或视频内容进行视频合成;支持不同分辨率、码率的视频合成;在1080P分辨率条件下,视频合成实时率不高于1;合成后的视频流畅,支持帧率不小于25FPS。

数字虚拟人多模态能力,应发音准确,不存在漏音吞音、多余发音、音素错误、音调错误等情况;语速、停顿断句、音高、音长、音量、重音等符合自然语言发音规律;语音语调舒适;常见多音字发音正确。口型、唇形自然,与发音同步,符合发音的规律,具备饱满度和表现力。动作精准、自然,与交互语境契合,动作包括但不限于头部、肢体、全身等部位。支持实时渲染技术,支持基于物理光照和实际环境光源、相机位置、材质参数等实时计算,完成图像渲染。在交互客服场景下,支持多轮对话能力,根据上下文内容或用户的问询,进行判断选择,完成用户交互;支持通过对话树等方式,完成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多轮对话流程跳转及应答。

数字虚拟人平台,应支持针对内容播报、交互客服、虚拟演播、内容创作等应用场景;支持创作不同类型的数字虚拟人;支持数字虚拟人形象的资产管理、业务服务配置及内容生产服务;支持数字虚拟人形象租赁;支持数字虚拟人形象选型、音色配置、背景空间管理、发音及动作配置、会话管理、流程管理等功能;支持多种AI模型和算法;平台生成的数字虚拟人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具备丰富的语音及动作库;支持离线、实时的数字虚拟人生成方式;真人驱动型平台技术支持真人驱动的模式,真人驱动可以和算法驱动混合使用,相互接管。

数字虚拟人平台部署,应支持公有云部署、私有云部署或本地化部署方式;应支持多类型前端接入能力,包括但不限于PC、移动终端、大屏设备等终端接入设备,以及网页、APP、小程序、H5等应用形式,满足系统的前端兼容性;宜支持运用微服务、集群的部署方式;宜采用负载均衡、分布式数据库等技术。


07.png

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由智奇数美编辑整理,如涉及侵权请告知删除。


返回列表
在线客服